——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新闻行业垂直网站在很多台风资讯和科普中,经常会提及一个形象的词“台风胚胎”。在台风正式被命名之前,这些“台风胚胎”有一些奇怪的名字,比如 93w,96w 等,那么这些编号是怎么得来的?又有什么规律呢?
根据美国海军和大气海洋管理局 noaa 的规定,有一个术语“invest”来指代“台风胚胎”,完整的词是 investigative area,意思是“值得调查的区域”。其他国家气象局也有一些类似称呼,如“热带扰动”或者“扰动天气区域”(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热带扰动”是比较常见的叫法。
热带扰动是由热带大气波动演变而来。如果一片区域存在雷暴云和辐合加强的趋势,在风场和气压场图上可以看到一个模糊的“环流中心”,并且环流的位置在中低纬度温暖海域甚至沿海陆地上,这样的一个区域都可以称为“扰动”。如果这个扰动有加强趋势,可能成为一个有威胁的热带低压,气象机构就会根据其生成的具体海域来对它进行编号。不过随着计算机算力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现在即便是很多很难发展为热带气旋的孱弱扰动也能获得编号。
目前,因为需要服务于遍布全球海洋的美国海军,美国气象机构对全球海域的热带扰动监测是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所有具备发展潜力的热带扰动都会得到一个来自美国气象机构的编号,这个编号常常被欧洲机构和各类科普文章或新闻引用。
编号规则大致是,机构先将全球各个可能生成热带气旋的海域都用字母标记:a 阿拉伯海,b 孟加拉湾,e 东北太平洋,c 中北太平洋,w 西北太平洋,l 北大西洋,s 南印度洋,p 南太平洋,q 南大西洋,m 地中海;然后根据扰动生成的先后顺序,从 90 开始编号到 99,再回到 90,以此循环。由于同一时间段在同一片海域生成的扰动数量是有限的,扰动编号具有暂时性,所以一般不会出现编号不够的情况。举例,某日在西北太平洋上出现了一个扰动,编号 90w,此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扰动就编号 91w,以此类推,到 99w 之后,再出现新的扰动,编号就会回到 90w。
扰动编号的字母只跟扰动生成的经纬度位于哪个海域有关,跟扰动此后具体移动到什么地方无关,例如有一个在东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扰动 90e,当它穿过西经 140 度进入中北太平洋后,只要没有加强为热带低压,那么它依然是 90e,不会变成 90c。扰动编号的数字跟年份没有关系,完全按照生成顺序循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临时性,不会因为过了年就从头开始。在文件记录中,所有扰动编号前都会加上“invest”字样以表明性质。
当然,热带扰动也很可能会加强成为一个正式的台风 / 飓风 / 热带气旋。当气象机构认定一个热带扰动已经具备比较明确的环流中心和稳定发展的趋势,就可能将其“升级”为热带低压,也就是认为这个“胚胎”可以“出生”了。这时,热带扰动编号就会变更为热带低压编号,成为一个正式代号。
热带低压编号的字母规则与扰动类似,但是这个字母是升格为热带低压时系统所处的海域,而不一定是扰动编号中的字母;数字则是从每年 1 月 1 日开始算,从 01 开始编号。举例,一个在夏威夷南部海域生成的热带扰动编号为 90 c,当它升格为热带低压时已经跨过 180 度经线进入西太平洋,那么它的编号就会按照西北太平洋的编号顺序来,比如它是西北太平洋当年第 16 个热带低压,那么它的热带低压编号就是 16 w。每年各个海区分别累计的热带低压数量最多也不到 50 个,热带低压编号(从 01 到 49,有 49 个)从未用尽过。在进行历史数据统计的时候,低压编号会再加上年份以示区分。
台风的命名
台风的命名又是怎么来的呢?这是由世界气象组织指定的“台风委员会”决定的命名表,一共 140 个名字,轮流命名。台风要获得命名,需要经过日本气象厅发布。日本气象厅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 10 分钟持续风速来判断一个热带低压是否满足命名规则。10 分钟持续风速达到 35 节(17.5 米每秒)时,热带低压升级为热带风暴级,这时日本气象厅就会按照台风命名表的顺序给这个风暴命名。而在西太平洋,热带低压编号是美国气象机构发布的非官方编号,强度无需达到热带风暴级。因此每年拥有编号的热带低压数量会比正式命名的风暴数量要多一些,而每年引起气象机构注意的热带扰动数量只会更多。
各海区都有区域专责中心负责该区域热带气旋监测和信号发布。我国中央气象台并没有获得台风命名权,只提供 140 个名字中的 10 个,港、澳也各自能提供 10 个名字。但是决定一个台风是否获得命名的权利属于日本气象厅。
近年来,美国气象机构注意到某些热带气旋可能是由温带气旋或“副热带气旋”变性而来,因此不仅会给热带扰动编号,还会给一些可能具备转变条件的温带气旋或副热带气旋编号。例如,2021 年北大西洋热带气旋“旺达”就是由一个席卷美国东北部的温带气旋转变而来。
其他气象机构的命名
除了美国气象机构,其他海域的气象机构也会针对各自海区发布编号。例如,北印度洋的低压会获得印度气象局的编号,生成于孟加拉湾的低压编号为 bobxx,生成于阿拉伯海的低压编号 arbxx。澳大利亚气象局会对澳大利亚周边的扰动进行编号和命名。澳大利亚的编号字母是 u,比如热带低压 01u、热带扰动 11 u 等等。类似地,位于南太平洋的斐济气象局也会对南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扰动进行编号,字母为 f。这两个机构的编号是官方编号,因为两个气象局分别是这两片海域的区域专责中心,对这两个区域来说,来自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编号反而成为了非官方编号。另外,西南印度洋区域专责中心为法属留尼汪,法国气象局留尼汪分部对这一片海域的热带低压也会进行编号,不过法国气象局的编号并没有字母,只是简单的两位数字如“01”“02”。
所有南半球气象机构的编号顺序是从每年 7 月 1 日起算到次年 6 月 30 日,因为南半球夏季与北半球夏季相差半年,所以气旋季的时间也相应调整。但是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监控范围包含了南北半球,因此仍是从每年 1 月 1 日起算,于是会出现美国编号到 15 而澳大利亚编号才刚从 01 开始的情形。
我国除了监测台风,也会监测北印度洋气旋风暴,对已经由印度气象局命名的风暴给予编号 axx 或 bxx,例如今年第一号孟加拉湾气旋风暴“摩卡”,中央气象台编号 b01。我国也会对一些值得关注的热带低压进行临时编号,这些低压往往没有获得命名,但是也能带来风雨灾害,因此也有临时编号,比如 2022 年第 000x 号热带低压等。
简单总结一下,热带扰动编号具有临时性,根据生成海域进行编号;热带低压编号是永久性的,根据转变为热带低压时所处的海域以及当年生成顺序进行编号。升格为热带风暴级的热带低压才会获得正式命名,有时也有相应编号,按照热带风暴的生成顺序和位置称呼,如 2020 年第十一号台风、2022 年第三号飓风、2022-23 西南印度洋风季第二号热带气旋、2023 年第一号气旋风暴等。
参考文献:
4. 中央气象台官方网站
5. zoom earth